如何让多操作系统共存?
一、合理分区
1.硬盘的分区格式:
FAT:即FAT16,支持的操作系统最多,从WIN98——WINXP都能识别。但磁盘的空间利用率较低,而且对每个分区的最大容量有一定的限制(约2GB),因此目前已趋于淘汰。
FAT32:FAT16改进格式磁盘的空间利用率比FAT16有显著的提高,目前应用的十分广泛。
NTFS:NTFS有俩大特色。一是更高的磁盘利用率,蔟的大小可以小到512字节,比FAT16的16K和FAT32的4K的效率要高的多。二是更好的稳定性,其文件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恢复特性和非常强大的安全性,支持访问权限的设置和磁盘配额等高级功能。缺点是WIN9X系统无法直接识别,一些老版本的软件会出现不兼容的现象。
EXT2:支持标准UNIX文件类型,是大多数LINUX系统默认的分区格式,提供了分派长达255个字符的文件名的能力。
EXT3:基于EXT2之上的文件系统,它有一个主要的优点——记帐。该文件系统能减少系统崩溃后恢复文件系统所花的时间,所以该格式被广泛用在LINUX系统中。
Linux SWAP:交换分区被用于支持虚拟内,也就是系统正在处理的数据所需的内存不够时,部分数据会被写到LINUX的交换分区上。
VFAT:与windows相兼容的LINUX文件系统,支持长中文名。可以作为WINDOWS与LINUX交换文件的分区。
2.分区注意事项
安装系统的分区大小不应少于2G(3—5G比较合适),应该用单独的分区分别安装系统、程序以及保存数据,不要把垃垃圾圾的东东都往C盘里塞,这样会拖慢启动速度。还要合理选择分区的格式。
3.分区实例(以40GB的目前主流硬盘为例)
以Win98、Win2000和WinXP三系统为例:
C盘:安装Win98(3G左右、FAT32)
D盘:安装Win2000(4G左右、NTFS)
E盘:安装WinXP(4G左右、NTFS)
F盘:软件区(6G左右、FAT32),用来安装各种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由于某些老版本的软件在NTFS下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选用FAT32。
G盘:共用区(6G左右、FAT32),用来存放三系统的公用资源和装游戏,既然是共用区FAT32是三个系统都能识别的文件格式。
H盘:数据区(10G左右、NTFS),用来存放你的个人数据,选用NTFS可以获得更高的安全性。
I盘:备份区(8G左右、FAT32),用来备份重要文件。把备份区放在最后,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少恶性病毒破坏数据是从第一个扇区开始的,这样可以留给我们一定的时间保护备份区。
对于某些有特殊需要的朋友可以合理调整一下,例如经常刻录光盘,可以考虑留一个1GB左右的分区,专门作为刻光盘时的数据过渡空间。
对于LINUX用户,除非是在LINUX下工作,否则如果仅仅是学习或尝试的目的,只需创建几个较小的EXT2和SWAP分区,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常用的Windows。
4.分区格式转换
删除、重建法:适用于任何格式之间的转换,缺点也显而易见,分区中的数据会彻底丢失。
Convert命令法:Win2000和WinXP自带的转换工具,可将FAT无损转换为NTFS,命令格式如下:
Convert Volume/FS[/V] [/CvtArea:filename] [/NoSecurity] [/X]
不过这个命令不能进行逆向转换,也就是说无法将NTFS转换成FAT。
使用工具:常用的有Partition Mag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