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成功的奥秘并不在于源代码本身,因为Linux不过是一种类Unix系统而已,而是在于其开发方式,即允许所有程序员参与开发的开放源码哲学。遵循这种哲学思想,参与进来的程序员同样愿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开发成果,于是这个开源社区就会不断地扩大,创新的浪潮也就一浪高过一浪。显然,没有一家商业企业可以和由成千上万志愿者综合而成的这种非凡的天才力量相比拟。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比尔·盖茨所领导的一大批软件精英开发出来的微软操作系统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千疮百孔”的;而Linux虽然也有瑕疵,但比起微软的产品来则明显要健壮得多。
15年来,Linux从一份大学生的作业已经演变成了Windows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在网络、企业、政府和消费电子市场中逐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有些领域甚至成了最主要的角色。它还获得了政府、大企业和很多公共组织的热烈欢迎和拥戴,其发展前景正不可限量。
开源数据库的狂想
芬兰似乎是催生开源天才们的理想国度。Linus Torvalds的同乡Marten Mickos虽然从一开始并不是开源的忠实信徒,1995年,当他的两位大学同学Michael Widenius和David Axmark创办了开源数据库公司MySQL时,他还曾嘲笑过他们的“疯狂举动”。然而两年后,Mickos加入了MySQL,并担任CEO一职。
同他的两位技术天才朋友相比,Mickos显然更具有商业头脑。他改变了原先只在互联网上有一搭没一搭向技术人员销售软件的做法,组建了专业化的销售队伍,并将公司搬到了美国加州。
今天,MySQL的年收入已达4000多万美元,超过了其竞争对手Ingres和PostgreSQL。根据Forrester的研究,全球开源数据库市场大约为3.5亿美元,包括许可证销售、服务和技术支持;而MySQL已经占到了60%(约2.1亿美元)的市场,这包括2006年MySQL本身收入的4500万美元,以及很多咨询和服务公司推荐安装MySQL产品而产生的1.65亿美元利润。
而且MySQL目前已获得了像惠普、Unisys、Novell和IBM等大企业的支持。据估计,MySQL的安装基础已经超过1000万家企业,其中包括很多业界巨头,比如Yahoo、阿尔卡特、铃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等。
尽管与商业数据库软件市场(约250亿美元)相比,开源数据库市场还非常渺小,但是Mickos和其他一些人相信,商业市场正受到开源数据库的威胁。
自由欧洲的梦想
2004年,Linux在慕尼黑打胜了一场与微软的战争。慕尼黑市政府不顾微软CEO鲍尔默的亲自游说,仍然坚持更换了14000台桌面电脑的操作系统。
2004年,欧盟委员会花钱搞了一项调查,该调查覆盖了欧盟所属的13个国家。结果发现,约有80%的市政当局正在使用某些开源软件。负责调查的官员说:“我们的调查表明,开源软件正在被广泛使用,而且哪个机构使用开源产品越多,那个机构就会引进更多的开源软件。”
开源产品在欧洲的主要推动力是政府而不是企业,而推动政府采纳开源软件的主要动力则是成本、安全,以及不愿意和一家美国软件商发生紧密关系的微妙情绪。这些举措迫使微软不得不采取大幅折扣的方式来拉拢各地方政府,比如微软给巴黎市政府的折扣差不多就打到了五折。
欧洲的一些开源企业也借此良机大行其道。巴黎的一家开源企业Nuxeo 就向法国的六大部门(包括内务部和电信部)销售内容管理软件。
西班牙是欧洲使用开源软件最普遍的国家,约有98%的地方政府机构在使用开源软件。再比如西班牙Extremadura地区的学校中有超过80000台PC和400台服务器以及在地区政府中有70000台PC都在使用Linux和其他自由软件。
欧盟委员会目前已成立了一个开源观察小组,旨在推动各国政府在共享开源产品方面采取协调行动。该组织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IDabc(向公共行政、商业及市民提供可互操作的欧洲电子政府服务)。负责该项目的Barbara Held说:“两年前,我们在与各地方政府交谈时,它们都说不想和开源社区直接打交道。而现在,它们都已开始有了这种意愿。”
移动Linux起步
开源运动目前又找到了一块新大陆,那就是移动通信市场。和它先前在PC市场的艰难起步不同,Linux在移动市场一开始就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摩托罗拉在亚洲地区就已销售出了400万部Linux手机。摩托罗拉还联合了NTT DoCoMo、松下、三星和Vodafone等共同推广开源在移动领域的应用,这样一个强而有力的联盟不仅威胁到了使用Symbian操作系统的诺基亚,而且直接威胁到了Symbian和微软。
摩托罗拉移动设备部首席平台架构师Mark VandenBrink介绍说,研发移动Linux的联合行动计划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即前平台阶段,主要开发移动操作系统本身,这个阶段不对外开放。而在第二个阶段,即后平台阶段,将涉及所有运行在此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开发,这个过程将会向所有人开放。
VandenBrink解释说,开放性将有助于开发出符合全球不同市场、不同网络、不同时段和不同需求的服务与体验。他说:“我们的销售机会可能会来自不同时段的不同市场,比如在美国,销售高峰是在新学期开学和圣诞节期间,而在中国则是在春节前后。”
有了这样一个由全球前三位中的两家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三星)和两家最大的运营商(Vodafone和NTT DoCoMo)组成的强大联盟,我们有理由期待移动Linux的美好未来。
亚洲Linux崛起
很多研究都发现,亚洲是非常适合开放源码软件成长的理想土壤。一是因为成本意识,二是没有太多遗留系统的包袱,亚洲的企业、机构和公共领域的客户有可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市场。Gartner估计,到2010年,开源软件“将会占有全球软件市场20%的份额,从传统软件厂商手中夺走约1000亿美元的收入,而来自印度和中国的需求将是实现这一远景的主要推动力。”
与西方推动开源增长的草根力量不同,在中国推动Linux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因为担心微软操作系统的垄断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中国政府已经发布了《政府采购条例》,要求各级政府须优先考虑开源操作系统和软件。中国政府还大力支持中、日、韩三国联合研发的“亚洲Linux”(Asianux),不过这套系统与红帽的企业级服务器系统几乎完全一样。
印度的Linux市场主要由国际厂商占据支配地位,比如Novell SuSE和红帽。而中国市场则主要由中国本土的红旗Linux占领,根据计世资讯的报告,红旗在2005年所占的份额为32.1%;Novell以29.5%紧随其后;第三是红帽,19.7%;第四是Turbolinux,9.8%。
除了开源软件之外,开源硬件在亚洲的增长也非常令人瞩目。根据IDC的统计,亚太地区(日本除外)的Linux服务器市场2005年达到2230万美元,比2004年的1420万美元增长了57.1%;而客户端Linux市场增长得更快,从2004年的1040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740万美元。IDC预计今后五年中Linux服务器市场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20%,从2005年的2230万美元增至2010年的5530万美元;桌面Linux的年均增长将达到26.6%,到2010年将实现5040万美元收入。这其中还未计入各种嵌入式Linux系统,如MP3、手机等设备的销售。
IDC估计,中国Linux市场的总体规模在2005年为1180万美元,2010年将达到5100万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中国的Linux服务器市场在2005年产生了900万美元的收入,到2010年将实现1990万美元收入,将占到总体规模的40%。
蓝巨人饕餮大餐
1999年,IBM在印度开设了一家Linux研发中心,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大胆的举动,也是IBM支持开源软件的一次令人吃惊的背书。IBM的举动也招来了各方的质疑,而来自开源社区的质疑更多。它们不认为IBM会把自己的开发成果拿到社区里来共享,要知道,IBM本身就是“大铁块”——运行专有系统和软件的大型机和小型机的代名词。
但是打那以后,IBM已成为了开源社区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它给新办的开源企业投资、销售自己独立研发的开源产品或者与开源社区共享其产品。这种转变肯定和利他主义无关。
根据Gartner的报告,2005年Linux的市场份额增长了35%,销售收入达70亿美元,而IBM则攫取了其中很大的份额。IBM表示,其开源业务在2005年的收入高达数十亿美元,范围涉及其150亿美元的软件、474亿美元的服务以及243亿美元的服务器销售。
IBM自己也承认,开放源码对于其硬件和其他产品的销售大有帮助,而且因此笼络了一大批天才程序员为其开发和改善软件产品,其效率是IBM以前所从未曾有过的。
IBM和Sun半推半就的做法有明显的不同,IBM是彻底地转向了Linux。在印度开设了Linux研发中心之后,又投资400 万美元推出了Eclipse开源社区,帮助用户、厂商以及开发人员共同参与软件开发项目。
最近几年,IBM将其开源努力的方向主要放在了所谓BIRC国家,即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这也显然是出于巨大经济利益的考虑。根据IDC的研究,BRIC国家的IT市场预计将从2005年的638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079亿美元。
当然,IBM并非唯一一家利用开放源码而大赚其钱的大型企业。在去年的Linux World上,惠普的Linux总经理Martin Fink就展示过惠普的一系列开源项目。今年,惠普在BRIC国家利用开源项目共赢得了17份服务器合同,这对其Integrity服务器产品线的迅猛增长贡献巨大。